馬德興:U18國青1-0緬甸強度超中日韓交流大會,優(yōu)勢并非那么大

2025-09-05 13:30:12 1 次瀏覽

9月5日訊 正在香河集訓的中國2007年齡段U18國青隊第二批球員9月4日晚與來訪的緬甸U18國青隊進行了首場熱身賽,結果U18國青隊1-0小勝對手。據(jù)《體壇周報》記者馬德興報道,盡管國青隊在場上占據(jù)優(yōu)勢,但優(yōu)勢并不像外界所想象的那么大,而且這場比賽的強度、對抗以及節(jié)奏等遠超不久前的中日韓交流大會。

目前正在香河集訓的中國2007年齡段U18國青隊其實正處于選拔階段,上個月下旬參加在包頭進行的中日韓體育交流大會的中國國青隊實際上是選拔隊中的第一批參訓球員,而此番來到香河的則是第二批參訓球員。邀請緬甸國青隊來華進行熱身,就是希望通過國際比賽來更好地考察球員。

據(jù)緬甸隊方面介紹,這次來華的緬甸U18國青隊已經(jīng)組建了4個多月,是以原來的2008年齡段U17緬甸國少隊隊員為班底,吸納部分2007年出生的球員而組成的。主教練是日本人末岡龍二,他同時兼任緬甸U22國足的助理教練,今年6月份曾和緬甸2003年齡段U22國足前往大連,和目前正在西安參加U23亞洲杯預選賽的中國2003年齡段U22國足進行熱身。由于緬甸國青隊是以原來的國少隊為班底組建,雖然是第一次出國參加熱身賽,但隊員相互之間的配合、整體戰(zhàn)術的執(zhí)行明顯要好于中國隊。

尤其是緬甸隊員在整場比賽中不惜體能的奔跑、實施緊逼貼身防守、局部區(qū)域內的就地反搶等相當不錯,而且這種逼搶與高壓不止是局部時間段內、而是貫穿整場比賽。這也就使得這場比賽的強度、質量相當之高,對國青隊的鍛煉意義和價值相當高。

針對本場比賽,國青隊主教練久爾杰維奇或許賽前并未料想到緬甸隊會有如此發(fā)揮,派出了慣用的4231陣型,但在球員的選擇方面,并沒有安排球員在各自地方隊中的習慣位置,而是大膽安排球員嘗試新位置。

開局階段,緬甸隊反而占據(jù)了場上的優(yōu)勢。直至15分鐘之后,國青隊逐漸適應了場上的節(jié)奏與強度,畢竟國青隊員在身體方面還是占有一定優(yōu)勢,并開始掌握了場上的主動權,不斷向緬甸隊球門發(fā)起攻擊。不過,盡管和以往一樣,久爾杰維奇希望國青隊利用兩個邊路來打開場上的局面,而且久帥也在場邊不斷提醒隊員多轉移,但國青隊員們明顯不熟悉這種戰(zhàn)術要求,更多地只是自己從邊路帶球突破。再加上緬甸隊的整體防守隊形很好,三條線之間的距離壓縮得很緊,而當國青隊試圖從一側實施突破時,常常有兩三名緬甸球員上前夾搶、圍堵,使得國青隊很難真正從邊路有效地傳中,所以,整個進攻的效率也不高。

不過,國青隊在貫徹前場就地反搶方面做得不錯。第30分鐘,中國隊正是通過前場的就地反搶,2號謝初筠上前逼搶對方的中路球員,導致對手傳球出現(xiàn)失誤,球直接落到中路,后插上的27號姜軼祥在禁區(qū)外搶在對方上前接應的球員之前直接起腳抽射,對方門將接球后脫手,球直接滾入網(wǎng)窩。國青隊利用這次機會,打破了場上僵局,以1-0取得領先。

易邊后,國青隊并沒有換人,繼續(xù)以上半時的陣容出戰(zhàn)。經(jīng)過中場的調整,國青隊繼續(xù)利用邊路向緬甸隊腹地發(fā)起進攻,同時中場球員也注意左、右轉移,希望以此調動對方,但效果依然不理想。從整場比賽來看,緬甸隊因為采用的是長期集訓的辦法,而且因為整隊參加緬甸國內的二級聯(lián)賽,無論是對戰(zhàn)術的理解和執(zhí)行還是整體的協(xié)防,或是局部區(qū)域內的小戰(zhàn)術,相比中國隊都更為成熟。而中國國青隊因為處于組建階段,教練組主要目的是為考察球員,為最終組隊進行準備,所以雖然看上去場面有優(yōu)勢,但效果卻不甚理想,而且整場比賽中也沒有創(chuàng)造出絕對的機會。

根據(jù)安排,中國U18國青隊將在9月7日與緬甸國青隊進行第二場熱身賽。

附:國青隊出場陣容(4231)

12號范夢桐(1號薛思博,58');3號王庚睿、5號郭五岳、13號黃晟豪、21號陳子涵(22號姚皓勻,72');27號姜軼祥(16號武之程,58')、18號吳必為(26號王鐔幼,68');11號魏祥鑫(20號張桐瑞,68')、2號謝初筠(14號王俊洋,58')、9號布尼亞明(24號徐堯峰,58');17號張家鳴(30號阿卜杜拉,68')。